瀏覽次數:次
各鎮街政府(辦事處),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高陵縣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高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3月4日
高陵縣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縣十五屆黨代會第二次會議、縣“兩會”精神,推進教育優先發展,讓廣大在校 (園)學生、幼兒充分享受開發發展成果,縣政府決定在全縣實施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為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開展,現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惠民為民為目的,以提高人的素質為根本,進一步加快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為開創現代城市新區建設新局面提供強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撐。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組織機構
為確保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順利實施,經縣政府研究,決定成立高陵縣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王小玲 副縣長
副組長:李 靜 縣政府辦副主任
周興順 縣教育局局長
成 員:王四良 縣發改委主任
蘇民社 縣監察局局長
彭壽虎 縣財政局局長
譚平利 縣審計局局長
孫倉民 縣民政局局長
陳興文 縣農林局局長
張 龍 縣人口計生局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由 周興順同志兼任,負責日常工作。
(二)工作職責
縣教育局牽頭負責做好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的日常管理,指導、督促學校做好工作的組織實施。
縣發改委負責將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縣財政局負責落實實施十九年無憂教育的專項資金,并做好資金監督管理工作。
縣民政局負責對家庭困難學生進行確認,落實省市有關貧困 家庭大學生資助資金。
縣人口計生局負責對獨生子女戶和雙女戶進行確認。
縣農林局(扶貧辦)負責將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與“兩聯一 包”扶貧工作相結合,做好助學相關工作。
縣監察局、審計局負責對十九年無憂教育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審計、監督、檢查。
三、實施時間和范圍
從 2013 年起對考入普通高校的在校生、全縣所有公辦、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和取得合法辦學資質的民辦幼兒園實施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
(一)在我縣公辦幼兒園和取得合法辦學資質的民辦幼兒園就讀的幼兒,享受免費教育及困難幼兒生活補助。
(二)凡在我縣義務段中小學就讀的學生,享受免費教育及“營養計劃”全覆蓋。
(三)本縣戶籍在高陵一中、高陵三中和縣職教中心就讀的經正式錄取的計劃內學生(不包括復讀生、計劃外學生),享受免費教育及困難學生資助。
(四)本縣戶籍在高陵一中、高陵三中和縣職教中心就讀的考入普通高校報到注冊的家庭困難大學生,給予相關資助。
四、實施內容及標準
(一)學前教育:減免在園幼兒學前教育三年保教費,標準為:省級示范園1300元/年?生,小學附設學前班350元/年?生,其余幼兒園均按900元/年?生。對學前教育三年家庭困難幼兒給予生活補助(占在園幼兒總數的20%),標準為3元/天?生。
(二)義務段教育:免除在校學生學雜費、課本費,實施“營養計劃”全覆蓋。
(三)高中教育:
1.免除在校學生學費,標準為:1600元/年?生。
2.資助:
(1)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標準為:特困生 1000 元/學期?生,一般貧困生500元/學期?生。
(2)中職國家助學金、免學費資金。中職國家助學金標準為750元/學期?生,中職免學費標準為900元/學期?生。
(3)農村學生基本生活費用補貼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補助資金(簡稱“聯動補貼資金”)。標準為:普通高中39.9元/季度?生,職教90元/季度?生。
(四)普通高等教育:
1.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期間的學費全部給予資助。
2.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潤雨計劃資金資助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資助標準為省內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500元,省外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1000元。
3.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每個借款人每年申請的最高額度不超過6000元,主要用于解決學生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問題。
五、實施步驟
(一)初審統計。十五年免費教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學生在開學報到時,憑本人戶口本原件在就讀學校登記注冊,學校對學生人數進行統計,并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經公示無異后,造冊登記上報財政、教育部門。升入
普通高校的學生必須持有升入院校報到注冊的相關手續,由原畢業學校初審,縣資助中心復核,縣民政局最終審核。
(二)核查匯總??h教育局、財政局、民政局、農林局要逐人核定匯總減費人數,做到應免盡免,應享盡享。
(三)核定批復。十五年免費教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由縣教育、財政部門根據核定結果,按學期分批次下撥免費資金。普通高校貧困家庭就讀學生由縣財政、民政、農林部門核定,按學年發放給學生。
(四)建立臺賬。教育部門應指導各學校根據享受免費教育人數,建立資金管理臺賬(學生、家長、校長簽字確認),規范裝訂,建立年度管理檔案。
六、資金管理
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努力調整支出結構,積極籌措資金,將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經費足額列入縣本級財政預算,確保教育經費達到法定增長要求,確保各項教育資金落實到位。特別是已在縣本級預算內安排的公用經費,要繼續予以安排,不得降低標準。要嚴格執行財政直接支付制度,及時辦理資金撥付,保證學校正常運轉。要加強對十九年無憂教育工程經費的管理,嚴格按照預算辦理各項支出,嚴禁擠占、截留、挪用,確保資金分配、使用及時、規 范、安全、有效。
縣監察、審計、財政、教育、民政、農林等部門要對享受免費教育的學生人數、資金使用及管理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并設立投訴舉報電話,接受人民群眾的投訴舉報和監督,及時查處和糾正違規違紀行為(聯系電話:029—8691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