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各街道辦事處、各鎮政府,區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西安市高陵區工業和商務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已經區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核、區人民政府批準,現予印發。
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年7月13日
西安市高陵區工業和商務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根據《中共西安市高陵區委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市辦字〔2015〕67號),設立西安市高陵區工業和商務局,為區政府工作部門,掛西安市高陵區招商局牌子。
一、職能轉變
(一)劃入的職責。
劃入原區經貿局(原區招商局)承擔的職責。
(二)加強的職責。
1.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提升工業總體水平。
2.加強建立信息共建共享互通機制,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職責。
3.加強社會信用體制建設職責。
4.加強推動渭北工業區發展職責。
5.加強中小企業發展宏觀指導和綜合協調職責。
6.加強貿易流通體制改革工作職責。
7.加強與境外商務機構、重點企業聯絡職責。
8.加強對我區企業“走出去”規劃指導職責。
9.加強商務綜合執法,切實強化市場監管職責。
10.加強電子商務發展,推動流通產業轉型升級職責。
二、主要職責
(一)監測、分析全區工業、信息產業運行態勢,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負責工業運行中生產要素的綜合協調;加強工業應急管理、指導產業安全和質量管理工作;組織解決經濟運行和行業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并向區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我區經濟發展實際,提出優化工業布局、產業結構的政策建議;組織擬訂、實施全區的產業措施、監督、檢查執行情況;指導產業結構調整,提出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的調整方案;負責全區名牌戰略規劃的擬訂和組織實施有關工作。
(三)組織擬訂全區工業綜合性措施并監督檢查、收集、整理分析和發布經濟信息。
(四)組織擬訂全區行業規劃,實施行政管理和行業管理。
(五)負責全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管理工作。
(六)承擔全區振興裝備制造業組織協調的責任。貫徹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組織協調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建設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的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
(七)研究和規劃全區競爭性行為投資布局,定期公布項目投資引導目錄;指導除政府撥款以外的工業企業投資和商業銀行貸款的方向,進行項目的登記備案和監察;負責對財政債券支持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和管理工作;指導工業企業利用外資(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制定全區工業領域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并進行監督,提出工業企業利用國外貸款的方向;研究制定國有企業向外商轉讓資產、股權、經營權的政策并實行監督。
(八)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參與擬訂和協調我區內外貿易政策和進出口政策;負責協調外貿貨運,研究提出全區國有工業企業財產監督管理的政策并組織實施。
(九)負責全區企業工作,對各種經濟成分的企業實行宏觀管理和指導,規范企業行為規則;研究擬訂我區國有企業改革的有關措施和企業改革方案,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負責國有企業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公司的改制審核;參與指導企業直接融資工作;指導國有企業的管理、扭虧和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組織管理企業內部的法律顧問工作。
(十)負責全區中小企業、非國有經濟的指導、綜合協調和服務;擬訂促進中小企業、非國有經濟發展的相關措施和規劃,并組織實施;推動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負責協調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工作;指導工業產業園區布局規劃,促進工業園區健康發展。
(十一)研究提出促進我區企業技術進步的方針、政策,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擬訂工業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措施與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工業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范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十二)管理監督全區非公有制企業依法生產和經營;對非公有制企業建設進行指導、監督、管理和服務。
(十三)推進全區工業和信息產業體制改革和管理創新,提高行業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負責信息與新興產業的政策研究、產業規劃、產品開發等工作;指導協調信息化、電子商務推廣以及社會和經濟各領域的信息化應用推進工作;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和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指導相關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負責研究全區廣告業措施和發展規劃。
(十四)負責推動全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系、協調和引導相關部門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監督和管理信用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和信用服務市場,推動和規范信用服務業發展;組織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宣傳和培訓工作。
(十五)負責擬訂渭北(高陵)工業區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協調相關部門做好專項規劃;制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措施;牽頭負責渭北(高陵)工業區招商引資工作;擬訂渭北(高陵)工業區對外宣傳方案并組織實施;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十六)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負責局機關和下屬單位人事勞資管理和專業技術職稱的管理工作。歸口管理區屬工業企業經濟管理干部培訓和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企業職工職業道德教育。
(十七)負責全區的招商引資的管理、協調等服務工作。
(十八)研究擬訂并組織實施全區商貿業發展的中長期和年度計劃;培育完善城鄉市場體系,組織實施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監測城鄉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負責對食鹽市場及成品油流通進行監督管理。
(十九)負責全區煤炭經營、再生資源回收工作。組織實施全區煤炭、再生資源回收管理目標責任的落實和年度考核工作;統計全區煤炭、再生資源回收的數據,發布全區煤炭、再生資源回收信息;組織煤炭、再生資源回收的執法工作;監督貫徹執行煤炭、再生資源回收法律、法規落實情況。負責煤炭、再生資源企業經營資格證和經營許可證的申辦工作;依法制定全區煤炭、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合理分布和總量調控規劃。
(二十)承辦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區工業和商務局(區招商局)設6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機關黨務、政務、工、團、婦、信訪、愛衛、計生、檔案、保密、反恐等工作;協調機關各科室工作;處理日常事務,組織安排機關政策理論學習,制定規劃,管理機構編制、干部人事、干部教育培訓、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印鑒、勞資、總務、后勤等;負責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服務工作;負責全系統財政管理工作,肩負機關的行政會計、出納工作,負責企業的財務審計及財會人員的管理等工作;監督檢查機關及所屬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對黨員干部進行黨風黨紀、政風政紀的教育;負責組織實施目標責任綜合考核工作;負責人大建議議案和政協提案的辦理;負責本系統行政審批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普法、依法行政等工作。
(二)企業管理科。
制定工業、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提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及工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建議;負責企業生產運營管理、國有資產管理、企業體制改革;組織起草本區域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劃草案的落實措施,擬訂企業改革工作規劃;負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國家、省市重大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和技術裝備及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負責擬訂產業技術進步、企業技術創新措施并組織實施;負責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應用;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組織實施行業技術規范和標準,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負責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和軟件服務業的行業管理工作;促進電子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負責信息化推進工作,協調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負責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指導電子商務發展,協調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組織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信息化宣傳、普及、教育工作。負責項目申報及新建工業項目的協調服務工作;組織、協調工業布局調整工作;依托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建設,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自主化,提高裝備制造業配套能力和水平;組織協調工業和信息化重大項目推介和對外合作與交流;擬訂全區工業產業園區的布局規劃,指導推動工業園區合理布局,促進產業集中發展;指導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和標準廠房建設;監測和分析園區工業經濟發展動態,促進工業園區發展。
(三)中小企業發展服務科。
貫徹執行中小企業、非國有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監測、分析中小企業運行態勢,協調解決發展中的有關問題;負責中小企業成長、規模培育工作。積極推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貫徹執行信用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承擔本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和宣傳教育工作;指導、協調各有關部門,推動全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研究提出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措施,引導信用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協調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有關重大問題;監督非公有制企業依法生產和經營;對非公有制企業的建設進行指導、監督、管理和服務、職工培訓、項目申報、統計等工作;指導工業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負責工業和商務局系統的國有企業管理工作。
(四)招商科。
負責國內外投資信息和全區招商引資項目信息的收集、整理、登記、通報及對外發布工作;負責編制全區重點招商項目和外商客戶檔案工作;負責定期發布重點工程等相關經濟信息;負責與新聞媒體的聯絡、協調,搞好對外宣傳工作;負責招商網站的建設和維護,并組織實施網上招商活動工作;負責全區各街鎮(管委會)及部門招商機構的聯系、協調和督查工作;負責《招商動態》簡報的編撰和對外宣傳工作;負責對外洽談招商活動和引進項目工作,并草擬、修改項目有關協議、合同,為項目的最終簽約提供相關依據;負責宣傳招商項目,接待投資商,提供咨詢服務,介紹投資環境,協助企業辦理投資項目注冊、登記、審批手續;負責定期綜合分析,研究提出招商引資工作的建議;強化與境外商務機構、重點企業的聯絡機制,提供信息服務;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區招商引資、區域經濟合作的措施、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全區重大外出招商引資活動、項目推介活動的組織實施;負責《投資指南》等對外宣傳資料的策劃、印制工作;負責對外聯絡和項目洽談工作,及時匯總項目信息,對投資商或個人申辦項目或洽談業務進行備案;配合投資商備齊現場辦公會所需各種資料,牽頭組織現場辦公會;堅持“陪伴式”服務,積極協調、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及時辦理企業的相關手續。
(五)投資促進管理科。
負責組織開展改善投資環境的調查研究,為區級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參與對外談判,協助項目單位辦理外資企業合同章程的審批,負責聯系市級部門辦理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及進出口權的申請和審批工作;建立完善全區對外貿易促進體系,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區對外貿易發展規劃和促進擴大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措施;組織協調有關部門、企業參加境內外洽談會、招商會、投資環境說明會、產品展銷會、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籌備和實施工作;組織全區境內外重大招商活動并跟蹤服務,促進境內外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實;負責市考指標任務的分解、統計和上報工作;負責對外資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匯總和檔案管理工作及有關涉外事務;落實渭北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政策;負責全區各街鎮、各部門招商引資工作的檢查、指導、督促和年終考核工作,協調各街鎮、各有關部門落實我區招商引資工作的各項優惠政策。
(六)市場運行管理科。
貫徹執行全區規范市場體系的地方性措施;負責商務系統內外貿法律法規宣傳、培訓;指導商務綜合執法工作;擬訂商務流通監督檢查制度并組織實施;承擔相關執法監督、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牽頭組織規范零售企業促銷行為;指導大宗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和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商業體系建設;推進農村市場和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按有關規定對拍賣、典當、租賃、汽車流通和舊貨流通行業等進行監督管理;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商品供求狀況,調查分析商品價格信息并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承擔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和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相關工作;協助相關部門做好社會消費品的統計工作;擬訂全區商務工作發展目標、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擬訂促進商務發展相關措施;承擔商務經濟運行統計、分析及信息發布工作;負責對食鹽市場及成品油流通進行監督管理;負責全區煤炭經營、再生資源回收工作。
機關黨的機構按照黨章規定設置。
四、人員編制
區工業和商務局(區招商局)機關行政編制15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2名;科級領導職數6名。
五、其他事項
(一)原區經貿局(區招商局)下屬事業單位區投資服務中心、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區煤炭和再生資源市場管理中心調整為區工業和商務局(區招商局)下屬事業單位。
(二)關于食品安全監管相關職責分工。區工業和商務局負責擬訂藥品流通發展規劃及措施,區市場監管局負責藥品流通的監督管理,配合執行藥品流通發展規劃和政策。區工業和商務局負責擬訂促進餐飲服務和酒類流通發展規劃及措施,區市場監管局負責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和酒類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
六、附則
本規定由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定程序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