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安市高陵區建立城市安全風險點危險源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11月21日
西安市高陵區建立城市安全風險點危險源
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
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城市安全風險點危險源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的通知》(市政辦發〔2017〕90號)要求,為創新安全監管方式,有效管控安全風險,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切實防范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按照西安市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要求,經廣泛調研,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了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關于安全生產和城市運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精神,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的要求,全面發動各級各部門廣泛排查安全風險點、危險源和各類隱患,借助科研院所及中介服務機構等第三方專業技術力量和專家外腦,科學辨識、超前預判,分級分類、綜合施策,準確把握安全生產特點和規律,實現風險預控、關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進一步強化隱患排查治理,推進事故預防科學化、信息化、標準化,實現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切實防范一般事故,大力遏制較大事故,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
二、工作目標
全面開展城市風險點、危險源普查工作,明確城市各類風險點、危險源辨識的牽頭單位和部門;分區域、分行業、分類別完成全區城市安全風險評估與分級工作,掌握城市安全風險的狀態;構建全區城市安全風險基礎數據庫,建立風險點、危險源臺賬;根據風險評估分級結果,將風險劃分為“紅、橙、黃、藍”四個等級,繪制出安全風險分布電子圖;明確風險管控措施,建立“兩清單”(風險管控責任清單、風險管控措施清單),開展動態化、差異化監管,確保安全風險始終處于受控范圍內;建立城市安全信息更新與風險評估的長效工作機制。力爭到2018年底,初步實現區、街道和企業多層次城市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
三、重點范圍
(一)突出重點。城市安全風險點、危險源排查整治的范圍是指可能導致較大及以上事故或重大財產損失及其他不良社會影響的單位、場所、部位、設備設施和活動等。涉及六個重點方面:各類企業;城市綜合體、重點建筑及人員密集場所;建筑工程、交通設施等大型建設項目;道路交通、軌道交通、電力設施、隧道橋梁(含立交橋、高架橋)、燃氣、管線管廊、特種設備等;易受大風、暴雨影響的自然災害;其他可能引發重大災害的城市安全風險。
(二)區級重點。區級排查整治范圍指可能造成較大以上事故的城市安全風險點、危險源。
(三)基層重點。街道和企業應根據實際確定風險點、危險源劃分的條件和等級。
四、責任分工
(一)組織協調。區安委辦負責統籌、協調全區城市風險點、危險源排查工作,督促、指導各有關部門做好風險點、危險源摸排分級分類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完善雙重預防體系等工作。
(二)部門分工。區級有關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本單位工作職責,負責開展本行業領域風險點、危險源排查工作;負責按職責分工,督促指導下級相關單位抓好落實,全面推動風險點、危險源普查、辨識、分析評估工作;負責制定修改本行業領域城市風險點、危險源的辨識和分類分級標準;負責編制本行業、本部門的“一圖兩清單”風險防控手冊。
1.區安監局負責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及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重點是涉氨制冷、有限空間作業、粉塵涉爆和冶金煤氣等)等行業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2.區發改委負責電力設施等行業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3.區工業和商務局負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中小企業、大型商場、市場(有固定場所的農貿市場除外)、飯店等行業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4.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公路工程建設、道路運輸、道路危險品運輸、城市公共交通等行業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5.區建住局負責市政基礎設施、排水管網、城區管道天然氣、市政供暖、油氣長輸管線、建筑工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保障房建設項目和老舊小區、危房、城改、棚戶區建設等行業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6.公安高陵分局負責消防、大型綜合體、人員密集場所、民爆運輸和使用環節及危險化學品運輸等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7.區水務局負責水務行業領域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8.國土高陵分局負責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9.區市場監管局負責特種設備(重點突出鍋爐、電梯、大型游樂設施、壓力容器等)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10.區文體廣電旅游局負責旅游行業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11.區教育局負責校舍、宿舍、學生活動場所等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12.區衛計局負責區屬醫療衛生機構等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13.區財政局負責做好區級及各有關部門風險點、危險源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資金保障;
其他行業領域由各自主管部門、單位(含區級企業)負責風險點、危險源排查;無行業主管部門的企業由各街辦負責組織開展風險點、危險源排查。
(三)多方聯動。各街辦和各有關部門要對照風險點、危險源排查范圍規定的內容,按照分級管控,屬地優先的原則,做好本轄區、本行業內的風險點、危險源摸底統計上報工作;要全面系統、分門別類的做好城市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
五、工作步驟
(一)排查準備。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召開城市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工作動員會,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范圍和要求,分解任務;引入第三方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參與,分批組織企業和政府兩個層面的培訓;全員發動,落實責任,防止出現“政府熱、企業冷”和單純依賴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兩張皮”現象;要成立領導小組,落實經費,切實做好排查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在對企業信息登記時,各級要統一填報《西安市企業基本信息臺賬》(見附件1),并按照相關規范標準進行風險點排查。
(二)風險排查。摸清企業底數和城市安全風險點底數是建立雙重預防機制的基礎。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負責指導推動轄區和行業領域內各類企業落實風險排查的主體責任,按照有關制度和規范,針對本企業類型和特點,制定科學的安全風險辨識排查程序和方法,重點排查可能導致較大以上事故發生的風險點,包括生產系統、設備設施、輸送管線、操作行為、職業健康、環境條件、地質災害點、施工場所、城市垃圾堆場、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風險。
各企業要組織專家和全體員工,采取安全績效獎懲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過程排查辨識本企業在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行為和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做到系統、全面、無遺漏,并持續更新。
(三)風險分析。各企業要在對風險點、危險源開展排查辨識的基礎上,開展對風險點、危險源的風險分析工作。風險分析包括造成事故的可能性分析和事故后果嚴重性分析兩部分。風險分析可采用定性、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結合等方式進行計算和描述,具體參照附件4。
(四)風險定級。各企業要在風險全面排查辨識、分析基礎上,對排查出的風險點、危險源進行分類梳理,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1986),綜合考慮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確定風險類別(泄漏、火災、爆炸、中毒、坍塌、墜落等危險因素和高溫、粉塵、有毒物質等有害因素,以及環境和安全影響),然后按照危險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嚴重性,根據各行業制定的安全風險分級標準,將風險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4個等級(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表示。要依據安全風險類別和等級建立企業安全風險數據庫,繪制企業“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
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根據企業自身風險排查辨識和分析結果以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結合企業安全管理基礎,組織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全面評估,確定企業整體安全風險等級,并以此為基礎,建立涵蓋本轄區、本行業領域的“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點分布圖。
(五)匯總上報。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針對風險點、危險源的風險排查、分析結果,建立本轄區、本行業領域的風險點、危險源清單(詳見附件2),并上報區安委辦。
各街辦、各有關部門對風險點、危險源的調查、辯識、評級要依據省市和行業有關風險評估標準、規范,同時可以采取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安全專業機構及專家“會診”等方式組織實施。
六、時間安排
(一)試點先行。確定區招商局(工業園管委會)為試點先行先試,為全區建立風險點、危險源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探索經驗。
(二)動員部署。2017年11月底前,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組織完成城市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方案的制定下發和動員部署工作。
(三)核查摸底。2017年12月15日前,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對本轄區、本行業領域內的各類企業進行實地核查摸底。在摸底基礎上,將核查企業情況按行業匯總,統一填報《西安市企業基本信息臺賬》,企業信息登記要真實可靠、準確,并將紙質版和電子版上報區安委辦。
(四)組織排查。2018年5月底前,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完成城市安全風險點、危險源排查工作;各企業完成“一圖、兩清單”編制工作。
(五)劃定等級。2018年8月底前,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完成對城市安全風險點、危險源的風險分析、劃分風險等級工作,形成本轄區、本行業領域的風險點、危險源評估臺賬和“一圖、兩清單”(“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點分布圖、風險管控責任清單、風險管控措施清單)。
七、構建方法
(一)實施城市風險點、危險源分級分類。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督促指導企業建立“兩清單”(風險管控責任清單、風險管控措施清單);要嚴格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認真落實區、街道管控責任單位、責任人。要形成“一企一策”和“一地一策”,動態化、差異化長效管控機制,確保安全風險始終處于受控范圍內。2018年年底前,區安委辦要建立全區城市安全“一圖、兩清單”風險防控手冊,并組織專家根據行業和區域特點,結合安全風險狀況,形成高陵區城市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二)強化重大風險點、危險源管控措施。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突出加大對重大風險點、危險源的監管力度,定期對紅色、橙色風險進行分析,及時發布公告、警示、預警信息,有效降低事故風險。要強化重大風險點、危險源的隱患問題閉環管理機制,對產生高風險的重大隱患,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及時消除。對高風險且無法有效管控降低風險等級的風險點、危險源,要依法落實關閉、取締等措施;對無法關閉、取締的重大風險點、危險源,要結合實際劃定禁區,盡可能把風險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圍之內。
各企業要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針對安全風險特點,從組織、制度、技術、應急等方面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要通過隔離危險源、采取技術手段、實施個體防護、設置監控設施等措施,達到回避、降低和監測風險的目的。要對安全風險分級、分層、分類、分專業進行管理,逐一落實企業、車間、班組和崗位的管控責任,尤其要強化對重大危險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生產經營系統、生產區域、崗位的重點管控。
各街道要通過實行“網格化”管理,明確各自的監管責任;要按照分級屬地管理原則,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企業,確定不同的執法檢查頻次、重點內容等,實行差異化、精準化動態監管。要指導企業根據安全風險變化情況,動態評估、調整風險等級和管控措施,確保安全風險始終處于受控范圍內。
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城市風險點、危險源排查整治范圍職責分工,確定本行業、本領域重點管控單位(點)。區安監局、區消防大隊、區交通運輸局、區工業和商務局、區建住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教育局、區發改委、國土高陵分局、區水務局原則上要各確定5-10個以上重點城市風險點、危險源管控整治單位(點)。
(三)實施安全風險公示公告。各企業要建立完善安全風險公告制度,并加強風險教育和技能培訓,確保管理層和每名員工都掌握安全風險的基本情況及防范、應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分別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標明主要安全風險、可能引發事故隱患類別、事故后果、管控措施、應急措施及報告方式等內容。對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工作場所和崗位,要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并強化危險源監測和預警。
(四)完善雙重預防體系。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運用“一圖、兩清單”,督促企業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各級要結合實際,采取購買服務的方法,委托第三方開展動態風險辨識,指導企業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到2018年底,全區要初步實現區、街道和企業多層次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企業要建立起全員參與、全崗位覆蓋、全過程銜接的隱患排查治理閉環工作機制,及時將隱患排查情況上報市安全生產隱患治理信息平臺,實現企業隱患自查自改自報程序化、科學化、信息化、標準化、常態化,逐步形成政府領導有力、部門監管有效、企業責任落實、社會廣泛參與的雙重預防機制管理工作的格局。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將城市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專人負責,周密安排部署。要組織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內容、方法和步驟,落實責任,加強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經費,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要緊緊圍繞杜絕重特大事故,突出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抓住辨識管控重大風險、排查治理重大隱患兩個關鍵,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各項標準、制度和措施落實到位。要充分發揮第三方服務機構作用,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獲取有效的技術支持保障,確保工作有序順利推進。
(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企業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要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組織全員、全方位開展城市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要落實機構人員,加強在人、財、物等方面的保障工作,有效推動保障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要建立健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責任制和考核制度,逐級、逐崗簽訂責任書,做到責任無盲區、管理無死角。
(三)全面排查整治。要堅持“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原則,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層層發動基層力量,徹底排查城市中各類風險特別是重大風險。要嚴格落實風險點、危險源的風險管控措施,把握規律、突出重點、綜合施策、精準發力,采取切實可行措施整治存在的問題和隱患,降低城市安全風險。對存在重大隱患的風險點、危險源,該整改的整改、該關停的關停、該取締的取締,絕不姑息,絕不手軟,全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線。
(四)加強宣傳引導。要加大宣傳、事故警示教育和網絡輿情引導力度,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重要意義、重點任務、工作措施和具體要求,推廣一批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先進典型,曝光一批重大隱患突出、事故多發的區域和企業,為推進和深化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創造有利的輿論環境。
(五)嚴肅考核獎懲。區安委辦要根據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進展情況,適時組織專項督查,要將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納入安全生產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工作舉措,明確工作要求。建立情況通報、跟蹤督辦、工作交流、考核獎懲等工作機制,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要予以表彰;消極應付、工作落后的,要通報批評、督促整改。由于風險管控不力、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而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區域性風險并釀成事故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各街辦、各有關部門要于11月25日前將負責此項工作的分管領導和聯絡員名單及聯系方式報區安委會辦公室。
附件:1.西安市企業基本信息臺賬
2.西安市城市安全風險點危險源清單
3.風險點、危險源參考范圍目錄
4.風險分析、風險評級結果的表達
5.風險點危險源清單填寫說明
附件1
西安市企業基本信息臺賬
填表單位: 填表人:
|
生產經營單位名稱 |
||||||
|
地 址 |
年產值 (銷售額) |
|||||
|
性 質 |
□國有 □集體 □私營 □外資 □股份制 □個體 □其它 |
工商營業執照 證號 |
||||
|
所屬行業 |
□非煤礦山 □危險化學品 □煙花爆竹 □建筑施工 □交通運輸 □工商貿 □其它 |
|||||
|
生產經營 方式 |
□生產(制造)□批發經營 □零售經營 □儲存 □使用 □其它 |
|||||
|
安全生產 經營使用 許可證 |
編 號 |
危險等級 |
□A(高危) □B(中危) □C(低危) |
|||
|
發放機關 |
標準化等級 |
□一級 □二級 □三級 |
||||
|
有效期 |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
|||||
|
單位法定代表人 |
企業主要負責人 |
企業分管安全負責人 |
||||
|
姓 名 |
姓 名 |
姓 名 |
||||
|
辦公電話 |
辦公電話 |
辦公電話 |
||||
|
手機號碼 |
手機號碼 |
手機號碼 |
||||
|
郵 箱 |
郵 箱 |
郵 箱 |
||||
|
安全資格 證書編號 |
安全資格 證書編號 |
安全資格 證書編號 |
||||
|
從業人數 |
共計 人 |
安全管理 人員 |
共計 人 持證 人 |
特種作業 人員 |
共計 人 持證 人 |
|
|
職業危害 因素 |
接觸人數 |
|||||
|
安全生產事故情況 |
發生時間 |
事故類別 |
事故等級 |
傷亡人數 |
||
附件2
西安市城市安全風險點危險源清單
上報單位: 填報時間:
|
單位名稱 |
||||||||||
|
風險點危險源名稱 |
||||||||||
|
詳細地址 |
||||||||||
|
坐標 |
||||||||||
|
風險點危險源類別 |
風險等級 |
|||||||||
|
風險分析 |
風險點參數 |
|||||||||
|
潛在風險分析 |
影響范圍 |
|||||||||
|
可能財產損失 |
||||||||||
|
影響人員 |
||||||||||
|
環境影響 |
||||||||||
|
管控措施 |
||||||||||
|
所屬單位負責人 |
聯系 電話 |
分管 安全 負責人 |
聯系 電話 |
|||||||
|
街道(鄉鎮) 監管責任單位 |
負責人 |
聯系 電話 |
||||||||
|
區縣(開發區) 監管責任單位 |
負責人 |
聯系 電話 |
||||||||
|
市級監管 責任單位 |
負責人 |
聯系 電話 |
||||||||
附件3
風險點、危險源參考范圍目錄
一、單位類:包括各類生產經營單位。
二、場所類:城市綜合體、客運車站、地鐵站、渡口、碼頭、民用機場、商場(市場)、醫院、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福利院、養老院、賓館、飯店、體育場館、會堂、圖書館、展覽館、博物館、寺廟、教堂和公共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
三、部位類:交通事故易發多發路段、余泥渣土(建筑垃圾)受納場、垃圾填埋場和焚燒站、危房危樓、老舊房屋、爛尾樓、人防工程,以及易發生滑坡、泥石流、塌陷、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和內澇災害等重點區域和部位。
四、活動類:體育賽事、戶外運動、文藝演出、演唱會、游園、燈會、廟會、花會、焰火晚會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現場。
五、建設項目類:建筑工程、城市交通設施、水利工程、電力工程、市政工程、地下空間等大型建設項目;
六、設施設備類:軌道交通、電力設施、隧道橋梁(含高架橋)、管線管廊(燃氣、石油、天然氣、水、電等)、通信、建筑用升降機、電梯及游樂設施、煤氣瓶、玻璃幕墻、戶外廣告牌、城市舊擋土墻等重點設備設施;商船、游船、渡船、漁業船舶、客運班車、旅游包車、重型貨車和汽車列車、建設施工單位散裝物料車、校車、教練車等重點交通運輸設備設施。
七、其他類:上述分類中未能涉及但確實存在風險隱患的其他風險點和危險源。
附件4
風險分析、風險評級結果的表達
表1-1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分析
|
級別 |
說 明 |
描 述 |
|
I |
極有可能發生 |
全國范圍內發生頻率極高 |
|
II |
很可能發生 |
全國范圍內發生頻率較高 |
|
III |
可能發生 |
全國范圍內發生過,類似區域/行業也偶有發生;評估范圍未發生過,但類似區域/行業發生頻率較高 |
|
IV |
較不可能發生 |
全國范圍內未發生過,類似區域/行業偶有發生 |
|
V |
基本不可能發生 |
全國范圍內未發生過,類似區域/行業也極少發生 |
表1-2 事故發生的后果嚴重性分析
|
級別 |
說 明 |
描 述 |
|
1 |
影響特別重大 |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巨大財產損失,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輿論和政治影響 |
|
2 |
影響重大 |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嚴重財產損失,造成惡劣的社會輿論,產生較大的政治影響 |
|
3 |
影響較大 |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需要外部援救才能緩解,較大財產損失或賠償支付,在一定范圍內造成不良的輿論影響,產生一定的政治影響 |
|
4 |
影響一般 |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現場處理(第一時間救助)可以立刻緩解事故,中度財產損失,有較小的社會輿論,一般不會產生政治影響 |
|
5 |
影響很小 |
無傷亡、財產損失輕微,不會造成不良的社會輿論和政治影響 |
|
注1:本表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注2:風險后果中死亡人數、重傷人數的確定是參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進行描述的;若其他行業/領域對后果嚴重性有明確分級的, 可依據相關規定具體實施。 |
||
表1-3 風險評級(風險矩陣)
|
風險等級 |
后果 |
|||||
|
影響特別重大 |
影響重大 |
影響較大 |
影響一般 |
影響很小 |
||
|
可 能 性 |
極有可能發生 |
25 |
20 |
15 |
10 |
5 |
|
很可能 發生 |
20 |
16 |
12 |
8 |
4 |
|
|
可能發生 |
15 |
12 |
9 |
6 |
3 |
|
|
較不可能發生 |
10 |
8 |
6 |
4 |
2 |
|
|
基本不可能發生 |
5 |
4 |
3 |
2 |
1 |
|
|
圖例: |
||||||
注:評級結果為無顏色區域的風險點、危險源不列入清單管理。
附件5
風險點危險源清單填表說明
一、【單位名稱】請填寫風險點、危險源的主體責任單位營業執照名稱或法定名稱。
二、【風險點危險源名稱】請填寫具體風險點、危險源名稱,如:“**渣土受納場”,請注意名稱的唯一性。
三、【詳細地址】請填寫詳細的地址到門牌號,如“**縣**鄉鎮**村南側的**北坡”。
四、【坐標】請填寫風險源危險點中心的1980西安坐標系數據,例如:“X=2744223.22,Y=38361410.71”;不得填寫坐標范圍,例如“X=2744223.22~2744672.05;Y=38361410.71~38361316.18”。
五、【風險點、危險源類別】分類詳見附件3。
六、【風險等級】紅、橙、黃、藍四個等級,具體等級劃分見附件4。
七、【風險分析】例如風險點是某建筑垃圾受納場,風險分析:(1)風險點參數:規劃庫容400萬立方米,封場標高95米。實際堆填量583萬立方米,實際標高已達160米,嚴重超庫容、超高堆填。(2)事故后果預測:①影響范圍:下游33棟建筑物(廠房24棟,宿舍樓3棟,私宅6棟)、90家企業生產。②影響人員:受納場下游影響區內共有各類人員、員工4630人,易造成重、特大事故。③可能的財產損失:如發生事故預計下游33棟建筑財產損失超過億元人民幣。④環境影響:發生事故將對局部區域環境了帶來災難性的影響,恢復期超過5年。⑤社會影響:如發生事故對**市形象、政府公信力和黨的領導造成巨大負面影響。
八、【管控措施】一般填寫以下內容:①主體責任單位管控措施。②主管部門管控措施。③應急措施。
九、【所屬單位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企業實際控制人。
十、【聯系電話】法定代表人或企業實際控制人的聯系電話。
十一、【市、區縣、街道監管責任單位】填寫風險點危險源的市、區縣、街道三級監管單位名稱。
十二、【市、區縣、街道監管責任單位負責人】填寫負責所報風險點危險源的市、區縣、街道三級監管單位主要負責人。
十三、【市、區縣、街道監管責任單位負責人聯系電話】填寫負責所報風險點危險源的市、區縣、街道三級監管單位主要負責人聯系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