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現將《西安市高陵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11月9日
西安市高陵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改革開放40周年。全區醫改工作要全面落實省市安排部署,以推進健康高陵建設為統領,以實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為抓手,加快體制機制創新,補齊醫療衛生短板,著力破解群眾“看病難”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為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和服務“一帶一路”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奠定堅實健康基礎。現將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安排如下。
一、全面推進分級診療制度。
(一)積極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完善醫聯體內部管理措施和考核機制。加快構建區域內醫共體的建設,探索適應醫共體實際的醫保支付方式。積極推進二級醫院日間手術試點,探索醫聯體內基層醫療機構為日間手術患者提供康復、隨訪等后續服務。進一步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比達60%。(區衛計局、區人社局負責)
(二)加強臨床路徑管理。落實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提高符合臨床路徑管理病例入組率和完成率。逐步實現臨床常見、多發疾病全覆蓋,力爭區級公立醫院2018年底前全部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數占公立醫院出院病例總數30%以上。(區衛計局負責)
(三)加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涵建設。建立家庭醫生收付費機制,完善簽約服務內容,進一步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區衛計局、區財政局、區發改委、區民政局、區人社局、區物價局負責)
二、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公立醫院核心制度。在公立醫院加快建立以章程為核心的管理制度體系。區級公立醫院完成章程制定。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和行業黨建工作指導。(區衛計局、區人社局、區編辦、國土高陵分局、區發改委、區財政局、區委組織部負責)
(二)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按照省市指導意見精神,制定出臺高陵區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指導區級公立醫院啟動試點工作,逐步建立符合我區實際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區人社局、區衛計局、區財政局負責)
(三)探索實行公立醫院編制備案管理。合理確定公立醫院編制總量,逐步探索實行編制備案制。(區編辦、區衛計局、區財政局負責)
(四)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按照省市部署,逐步取消醫用耗材加成,不斷完善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優化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區物價局、區衛計局、區財政局負責)
(五)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進一步完善控費措施,規范診療行為,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定期發布各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控制情況信息,建立負責人約談制度。(區衛計局負責)
(六)推進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改革。做好我區企業辦醫療機構移交改制等相關工作。(國土高陵分局、區衛計局負責)
三、健全基本醫保制度。
(一)完善基本醫保制度。按照省市安排,繼續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全面整合醫療保障制度。(區衛計局、區人社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物價局負責)
(二)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以總額控制為基礎、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按人頭、按定額、按床日等多種付費方式,探索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試點。探索符合中醫藥服務特點的支付方式。(區衛計局、區人社局、區財政局、區物價局負責)
(三)加強醫保監管作用。進一步加大對醫療服務全過程的監督,加強對醫療機構醫療行為、醫務人員服務行為和參保人員就醫行為的全方位監管。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加強城鄉居民醫保資金審計。(區衛計局、區人社局、區審計局負責)
(四)繼續改進結算報銷程序。繼續推進“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做實做細基本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推進醫療、保險信息系統對接共享和整合,加快解決農民工和“雙創”人員跨省異地住院費用結算問題。(區衛計局、區人社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負責)
(五)加強健康扶貧工作力度。深入落實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行動措施,擴大大病集中救治病種,深入開展慢性病綜合防控,建立健全農村貧困人口“四重保障”制度。(區衛計局、區人社局、區民政局負責)
四、完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
(一)創新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建立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清單管理制度,采取綜合措施,進一步緩解低價藥、“救命藥”、兒童用藥等短缺藥品的供應問題。(區市場監管局、區衛計局負責)
(二)深化藥品耗材保障體系改革。開展聯合采購,降低藥品虛高價格。落實公立醫療機構全面推行藥品購銷“兩票制”。凈化流通秩序,壓縮過多的配送企業,二級醫院藥品、耗材配送企業分別不超過5家、15家。規范藥品耗材網采行為,網采率穩定在95%以上。(區衛計局、區市場監管局、區發改委負責)
(三)加強藥品監管。鞏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加強各層級醫療機構藥品目錄銜接。完善藥品價格監測機制,優化價格監測范圍。開展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和重點監控藥品使用情況督查,加強合理用藥監測和干預。(區衛計局、區人社局、區物價局負責)
(四)建立健全總藥師制度。積極推進二級醫院建立總藥師制度,規范醫生處方行為,保障群眾用藥安全。(區衛計局、區人社局、區編辦負責)
五、建立健全綜合監管制度。
規范衛生計生綜合監督,積極推進基層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機構和隊伍整合。深入推進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工作。推動衛生計生系統信用體系建設,運用“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網格化監管模式,加大對非法行醫、非法醫療美容等行為打擊力度。推動對涉醫違法犯罪開展聯合懲戒。(區衛計局、公安高陵分局、區市場監管局負責)
六、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
(一)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同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政策。推進鄉鎮衛生院和優質服務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遴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育特色科室,重點加強慢病管理、兒科、婦產科、康復科等重點領域建設。(區衛計局、區發改委、區人社局、區財政局負責)(二)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在2017年的標準上提高5元,達到人均55元。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績效。(區財政局、區衛計局負責)
(三)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用好基層人才招聘使用政策。推進公共衛生專業人才準入和評價機制。加快建立適應醫師多點執業人員聘用退出、教育培訓、評價激勵、職務晉升等機制。實施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改革。(區衛計局、區人社局負責)
(四)發展中醫藥事業。集中力量培育我區中醫重點專科綜合實力,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建設一批區域中醫診療(專科)中心和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深入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進一步鞏固我區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成果,推動基層醫療機構(中醫館)建設提檔升級。鼓勵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診所,允許藥品經營企業提供中醫師坐堂服務。(區衛計局負責)
(五)改善醫療服務行為。加快推廣遠程醫療、預約診療、日間手術等醫療服務模式,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創新急診急救服務,增強醫療服務連續性,推進日間醫療服務。推進“互聯網+醫療衛生”服務,加快智慧醫院和全面監控信息平臺建設,推動醫療機構實現診療信息共享。(區衛計局負責)
(六)探索健康服務業發展新模式。鼓勵社會力量發展健康體檢、專科醫療、檢驗檢查等服務。建立健康產業統計體系和核算制度,開展健康服務業核算。推進完善智慧健康醫療服務,推動重點地區醫療健康領域公共信息資源對外開放。推進先進醫療設備發展應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區衛計局負責)
(七)深化醫養結合工作。加快建立醫養結合政策體系,積極推進基層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深度融合。加強醫院、養老機構、康復護理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之間的業務協作、轉診機制,促進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協同做好老年人慢病管理、康復護理。鼓勵醫療床位利用率較低的醫院轉型為老年康復機構和醫養結合機構。(區衛計局、區民政局、區發改委負責)
(八)扎實開展醫改經驗推廣。整合醫改宣傳資源,加強正面典型經驗宣傳和輿論引導,加強醫改輿情收集、分析、研判和應對。重點抓好醫共體建設、薪酬制度改革等經驗模式的培育、總結和推廣,及時召開現場會,帶動改革持續深化。(區醫改辦、區委宣傳部、區衛計局、區人社局負責)
(九)強化醫改督查評估。按照省市要求,開展綜合醫改試點對標自查,查漏補缺,推進綜合醫改試點各項工作。開展專項檢查,督促落實對公立醫院的6項投入政策,加強對公共衛生、醫療保障和藥品供應等方面的投入。(區醫改辦、區衛計局、區財政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