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各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西安市高陵區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6月12日
西安市高陵區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實施方案
為全面推動我區節水型社會建設,按照《關于印發陜西省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陜水資發〔2017〕39號)和《西安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三五”規劃》精神,并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把節水型社會作為戰略性舉措來抓,加快推進我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提升全社會節水護水意識,將節水型社會建設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中,實現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粗放用水方式向高效用水方式、過度使用向主動節約的根本轉變,全面增強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雙控與雙促相結合。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用水方式轉變,形成有利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節水模式和消費模式。
2.堅持制度創新與科技引領相結合。加強節水制度建設,形成促進高效用水的制度體系。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推動各行業節水行動,建立全社會水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3.堅持政府指導與公眾參與相結合。加強政府對節水工作的引導和規制作用,落實目標責任,強化創建節水型社會達標考核工作。創新節水宣傳教育方式,加強社會監督,逐步形成全社會廣泛自覺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良好風尚。
4.堅持統籌兼顧與穩步推進相結合。統籌考慮區域水資源條件、產業布局、用水結構和水平、體制機制等多方面因素,科學合理逐級分解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目標任務,積極穩妥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三)工作目標。
按照《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建立適應我區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政策體系;在水資源管理上建立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建立水量分配制度,初步形成政府調控、公眾參與的節水運行機制;在生活上普及節水型器具,實現高供水保證率和高用水效率,力爭于2019年11月通過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驗收。
二、主要任務
為確保我區創建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目標任務按期完成,對照《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確定的各項任務指標,區直各部門單位、各街辦要切實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進各行業節水。
通過工程措施的科學配置,合理調配地表水與地下水、新鮮水與再生水,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加大對現有水資源利用設施的配套和節水改造,推廣使用高效用水設施和技術,完善水資源高效利用工程技術體系。推廣節約用水新技術。開展農業節水增產、工業節水增效、城鎮節水降耗等節水行動,強化行業總量和強度控制,納入計劃用水管理的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數量占應納入計劃用水管理的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數量的比例為100%,全面推進各行業節水。
農業節水方面:進一步優化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積極落實農業節水增產行動。發展農業節水灌溉,在蔬菜種植基地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和自動化管理,推進農村小型水源工程建設;加快重大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實施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強化農業取水許可管理和計量監測,開展節水型灌區建設。完善農業用水計量設施,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80%,實現高效節水灌溉率≥40%。
工業節水方面:注重開發使用促進清潔生產、符合循環經濟的工藝和設備,發展節水產業,重點開展工業園區節水技術改造,大力推廣工業水循環利用,將用水效率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據,全面推進節水型企業建設,節水型企業建成率≥50%;探索建立用水超定額產能的淘汰制度,倒逼企業提高節水能力;落實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要求,從嚴控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取水;完善工業用水計量設施,工業用水計量率為100%。
公共機構節水方面:加強機關、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日常節水管理,完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加快推廣節水技術改造,積極開展水平衡測試,2018年10月底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50%。
城鎮生活節水方面:推廣生活節水器具,全面實施階梯水價制度,城鎮公共供水總量和有效供水量之差與供水總量的比值應≤10%,2018年10月底節水型居民小區建成率≥20%。
(二)深入落實各項節水制度。
制度建設是依法節水的重要保障。結合我區實際,從強化管理入手,夯實節水基礎管理工作,按照水利部《關于加強水資源用途管制的指導意見》(水資源〔2016〕234 號),積極落實區域用水總量行業分配方案。一是加強相關規劃和項目建設布局的水資源論證工作,將再生水、城市雨洪水等非常規水資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加快推進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二是按照農業、工業、服務業和城鎮生活行業用水定額標準體系,把用水定額作為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審批、計劃用水下達、節水型企業考核的重要依據。三是實施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相關部門制定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制度,從項目核準備案到竣工驗收全程抓起,確保節水設施到位。四是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和區域綜合水價改革,建立健全水價形成機制。嚴格執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和特殊行業用水水價政策,對城市單位、居民、非居民按超計劃用水實行累進加價收費。五是落實節水專項資金投入,加大節水宣傳、節水獎勵、節水技術改造、節水技術推廣、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節水設施建設等的投入,政府落實節水專項財政資金投入,使節水專項資金投入每年占財政支出的比例≥1‰。六是區水務局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制定節水管理與獎懲制度,在全區開展節約用水管理活動,每年評比表彰一次,推廣節水先進單位經驗,并對超計劃用水單位實施處罰。
(三)大力推廣使用節水器具。
節水器具的推廣是創建縣域節水型社會的關鍵。一是節水器具的推廣介紹工作。定期組織有關專家或專業人員,以產品展示會、產品展銷會等形式向廣大市民介紹推薦節水器具;組織市場專項檢查,杜絕非節水器具的銷售。二是開展“節水器具進萬家”活動。各相關單位組織專業人員,對本部門、本系統、本單位、本轄區的用水器具進行一次全面普查,掌握實情,了解底數,鼓勵應用節水器具和應用節水措施,淘汰非節水器具;對全區范圍內的學校、醫院、商場、公園、廣場、公廁等場所用水器具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整改,對節水不達標器具進行更換,使節水器具的普及率在公共場所和居民居住區達到100%。
(四)創新政策支持方式。
區政府要積極籌措資金,落實相關優惠政策,完善節水技術、節水設備、計量監控等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節水技術發展、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應用等,發展具有地方和行業特色的合同節水管理新模式。依法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稅收優惠政策。增加政府投入,鼓勵節能減排先進企業,實現工業園區用水效率、排污強度等達到更高標準,支持開展清潔生產、節約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建立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實現污水再生利用率≥20%。
(五)廣泛開展宣傳教育。
廣泛動員全區積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創新節水宣傳方式,積極營造全民參與節水的社會氛圍。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開展節水宣傳,加大微博、微信、手機報等新媒體關于縣域節水新聞報道力度,普及公眾水情知識和節水知識,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進行公眾節水意識調查,70%以上的調查對象具有明顯的節水意識;深入宣傳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果及典型案例,強化節水護水的輿論導向。
(六)加強水資源信息化管理。
繼續完善水資源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實現企事業單位及農業灌溉用水戶的取水量智能上傳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遠程管理。最終將實現全區所有用水戶取水量信息納入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全區用水量每日一報,每季一匯總,每年一總結。實現實時監控各行業用水量,對于超計劃、超定額的用水戶及時提出整改。
(七)規范達標考核評估。
區政府將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納入對區直各部門單位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督導檢查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對達標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將進行通報處理,督促抓好整改,確保各項措施有效落實。突出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考核要求,嚴格責任追究。
三、工作職責
區政府辦:負責全區公共機構的節水管理工作,在公共機構推廣使用節水器具;負責黨政節水型單位創建工作。
區政府督查室:負責督促各單位全面完成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任務。
區財政局:負責落實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資金的統籌、調集、管理和監管;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節水獎勵政策和節水項目資金扶持政策;負責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節水技術推廣與應用。
區發改委:負責貫徹落實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有關政策,制定全區經濟結構調整規劃;在有關規劃編制中開展水資源論證工作,嚴格控制大耗水企業和大耗水項目的建設審批;負責推進水價改革,不斷完善差別化水價體系。
區水務局:負責節水型社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年度目標任務考核工作;編制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方案并組織實施;建立和完善節水工作制度和措施;對用水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嚴格落實取水許可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負責農業灌溉用水效率達標;組織開展節水宣傳活動;督促指導自來水廠加快實施供水管網改造工程,降低管網漏損率,保障供水安全;對各街辦、各部門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進行指導;協助成員單位做好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的有關工作。
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負責指導、協調、監管全區的工業節約用水工作;開展節水型企業創建活動,負責節水型企業創建的審查、篩選、推薦,建設節水型企業示范點;協助區內工業企業制定節水規劃,引導企業推廣節水新技術、新產品的使用;負責指導、協調、監管全區的中小企業節約用水工作;開展節水型企業創建活動,負責節水型企業創建的審查、篩選、推薦,建設節水型企業示范點;引導企業推廣節水新技術、新產品的使用;加強節水、治水技術研究合作,組織引進推廣節水、治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提供節水技術支撐;在科技計劃中加大對雨水、污水等非常規水資源綜合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項目的支持力度。
國土高陵分局:負責編制并組織實施節水型社會國土資源合理利用規劃;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和造地項目的節水技術推廣與應用。
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建設項目節能審查階段節水技術應用;負責推進城鎮建設開發項目落實節水“三同時”制度;負責新建樓房生活節水設施的推廣,并配合相關單位對原有樓房用水設施進行節水改造。
區教育局:負責在全區中小學開展節水教育,廣泛宣傳普及節水知識,將組織節水專題活動納入中小學教育內容,開展節水型學校創建工作,負責節水型學校創建的審查、篩選、推薦,建設節水型學校示范點。
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負責組織制定并實施區域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規劃;實施現代化高效節水農業建設規劃;推廣節水型農作物品種和農藝;建設循環農業示范項目,指導適時農業灌溉;負責節水種樹的推廣應用工作;指導林農、果農適時、適量節水灌溉;加強以植樹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防沙治沙工作。
區融媒體中心:負責組織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的宣傳報道、知識普及教育工作,及時報道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進展情況,宣傳先進的節水方法、經驗。
區衛生健康局:負責全區城鄉飲水水質監督監測工作;開展節水型醫院創建工作,建設節水型醫院示范點;負責做好全區醫院、衛生所的節水管理工作。
生態環境高陵分局:負責監督工業污水達標排放以及水環境功能區達標,建立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與達標監督相結合的水環境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廢水超標排放,加強對河流交接斷面的水質監測;負責飲用水源地保護監督管理;負責開展企業清潔生產工作;指導企業實施中水回用,充分利用再生水,保護水環境。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開展節水型器具市場專項整治和執法檢查,確保市場不銷售國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負責對節水產品生產企業進行產品質量監管,開展節水器具認證產品和用水計量器具的監督檢查;對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依法予以查處。
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負責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城市污水再利用等工作;負責公園、廣場、公廁等場所的節水器具推廣使用。
各街辦、各部門領導本區域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編制本區域節水型社會建設年度工作計劃;嚴格執行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制度,抓好本區域農業、工業、生活各領域節水工作;落實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配合其他成員單位做好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相關工作。
三、實施步驟
(一)安排部署階段(2019年5月31日前)。
成立高陵區創建節水型社會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分解任務和考核指標,明確各項任務的牽頭單位與責任單位,安排部署創建工作并收集整理支撐資料,積極申報。
(二)組織實施階段(5月1日—6月30日)。
各責任單位結合縣域節水型社會創建實施方案,制定工作計劃,落實各項任務和考核指標,認真收集完善考核資料,建立臺賬,并按規定整理匯總;按照市級驗收意見,進一步完善鞏固提高創建成果。
(三)自查整改階段(7月1日—8月31日)。
區有關專家對高陵區縣域節水型社會創建工作進行全面自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有關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并匯總所有相關考核資料。
(四)申報驗收階段(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
考核資料由高陵區水務局上報市水務局審核,并準備好現場考核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體制。
區政府成立以區長為組長,分管副區長為副組長,區政府辦、區政府督查室、區水務局、區財政局、區發改委、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國土高陵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區教育局、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區融媒體中心、區衛生健康局、生態環境高陵分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各街辦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水務局,辦公室主任由區水務局局長兼任,副主任由區水資辦主任擔任。辦公室具體負責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的統籌、指導、協調,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為有序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提供有力組織保障。各部門單位要將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成員單位要根據職責分工拿出具體的工作方案,按照目標任務,依據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細化分解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專職人員,促進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的實施。
(二)加大政府投入,拓寬投入渠道。
要增加節水灌溉、灌區節水改造投入,加大對工業節水技術改造的支撐力度。區本級財政對節水項目建設、節水技術推廣等實行補貼或其他激勵政策,積極鼓勵民間投資,拓寬融資渠道,鼓勵民間資本投入節水設備(產品)生產、農業節水、工業節水改造、城市管網改造、污水處理等項目。
(三)落實目標責任,強化考核監管。
將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及監督檢查情況納入對各部門單位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各部門單位要建立創建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目標責任制,把目標任務逐級分解落實。區政府將不定期對各部門單位創建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達標單位實行動態管理,對達不到《標準》要求的,全區通報,限期整改。
附件:1.西安市高陵區創建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考核指標
2.西安市高陵區創建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任務
分解表
附件1
西安市高陵區創建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考核指標
1.納入計劃用水管理的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數量占應納入計劃用水管理的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數量的比例為100%;
2.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80%;
3.工業用水計量率為100%;
4.節水型企業建成率≥50%;
5.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50%;
6.節水型居民小區建成率≥20%;
7.城鎮公共供水總量和有效供水量之差與供水總量的比值應≤10%;
8.污水再生利用率≥20%;
9.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進行公眾節水意識調查,70%以上的調查對象具有明顯的節水意識;
10.推廣噴灌、微灌、管道輸水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實現高效節水灌溉率≥40%;
11.在公共場所和居民居住區節水器具的普及率達到100%。
附件2
西安市高陵區創建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任務分解表
序號 | 工作類別 | 工作內容 | 牽頭 單位 | 落實單位 | 配合協調單位 |
一 | 編制節水型社會建設方案和規劃 | 制定高陵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總體目標、年度任務和實施計劃。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局 | 創建辦 |
二 | 全面推進各行業節水 | ||||
1 | 農業節水方面 | 進一步優化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落實農業節水增產行動,推進農村小型水源工程建設,加快重大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實施區域規?;咝Ч澦喔?,開展節水型灌區建設。完善農業用水計量設施,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80%,實現高效節水灌溉率≥40%。 | 區水務局 | 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國土高陵分局、各街辦 | 區發改委、 區財政局 |
2 | 工業節水方面 | 開展工業園區節水技術改造,大力推廣工業水循環利用,全面推進節水型企業建設,節水型企業建成率≥50%;探索建立用水超定額產能的淘汰制度,倒逼企業提高節水能力;落實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要求,從嚴控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取水;完善工業用水計量設施,工業用水計量率為100%。 | 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 | 區水務局 | 區發改委、生態環境高陵分局 |
3 | 公共機構節水方面 | 加強機關、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日常節水管理,完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加快推廣節水技術改造,積極開展水平衡測試,2018年10月底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50%。 | 區政府辦 | 區級各部門及相關單位、各街辦 | 區水務局、區衛生健康局、區教育局 |
4 | 城鎮生活節水方面 | 推廣生活節水器具,城鎮公共供水總量和有效供水量之差與供水總量的比值應≤10%,2018年10月底節水型居民小區建成率≥20%。 | 區水務局 | 區發改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各街辦 | |
三 | 落實各項節水制度 | ||||
1 | 嚴格執行水資源規劃和水資源 論證制度 | 將再生水、城市雨洪水等非常規水資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加快推進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局 | 區發改委、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國土高陵分局、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 |
2 | 嚴格落實用水定額和取水制度 | 按照農業、工業、服務業和城鎮生活行業用水定額標準體系,把用水定額作為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審批、用水計劃下達、節水型企業考核的重要依據。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局 | 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各街辦、各部門 |
3 | 實施節水設施“三同時”制度 | 制定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制度,從項目核準備案到竣工驗收全程抓起,確保節水設施到位。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局 | 區發改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 |
4 | 推進綜合水價改革 | 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推進農業水權制度建設,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實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制度;實行非居民用水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 | 區發改委 | 區水務局、各街辦 | 區財政局、區水務局、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 |
5 | 落實節水專項資金 | 加大節水宣傳、節水獎勵、節水技術改造、節水技術推廣、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節水設施建設等的投入,政府落實節水專項財政資金投入,使節水專項資金投入每年占財政支出的比例≥1‰。 | 區財政局 | 區水務局 | 區節水型社會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
6 | 制定節水管理與獎懲制度 | 在全區開展節約用水管理活動,每年評比表彰一次,推廣節水先進單位經驗,并對超計劃用水單位實施處罰。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局 | |
四 | 大力推廣使用 節水器具 | 鼓勵應用節水器具和應用節水措施,淘汰非節水器具;對全縣范圍內的學校、醫院、商場、公園、廣場、公廁等場所用水器具進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對節水不達標器具進行更換,使節水器具的普及率在公共場所和居民居住區達到100%。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局 | 區政府辦、區發改委、區財政局、生態環境高陵分局、區衛生健康局、區教育局、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各街辦 |
五 | 創新政策支持方式 | ||||
1 | 創新節水管理模式 | 完善節水技術、節水設備、計量監控等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節水技術發展、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應用等,發展具有地方、行業特色的合同節水管理新模式。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局 | |
2 | 依法征繳水資源稅 | 按標準足額征繳水資源稅。 | 區水務局 | 區稅務局 | 區財政局 |
3 | 鼓勵企業節能減排 | 增加政府投入,鼓勵節能減排先進企業,實現工業園區用水效率、排污強度等達到更高標準,支持開展清潔生產、節約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建立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 | 區水務局 | 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 | 區財政局、 區發改委 |
4 | 用水計量管理 | 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應≥80%;工業用水計量率為100%。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局 | 區發改委、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各街辦 |
5 | 計劃用水管理 | 納入計劃用水管理的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數量占應納入計劃用水管理的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數量的比例為100%。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局 | 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各街辦 |
6 | 再生水利用 | 污水再生利用率≥20%:經過處理并再次利用的污水量與污水總量的比值(指市政處理部分,不含企業內部循環利用部分)。 | 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生態環境高陵分局 |
六 | 節水宣傳教育 | 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開展節水宣傳,普及公眾水情知識和節水知識,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進行公眾節水意識調查,70%以上的調查對象具有明顯的節水意識;深入宣傳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果及典型案例,強化節水護水的輿論導向。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局 | 區政府辦、區融媒體中心、區教育局、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區發改委、區衛生健康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各街辦 |
七 | 加強水資源信息化管理 | 實現企事業單位及農業灌溉的用水戶的取水量智能上傳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遠程管理。最終將實現全區所有用水戶取水量信息納入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全區用水量每日一報,每季一匯總,每年一總結,實時監控各行業用水量。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局 | 區發改委、區財政局、國土高陵分局、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 |
八 | 規范達標考核評估 | 將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工作納入對區直各部門單位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督導檢查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工作,對達標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將進行通報處理,督促抓好整改,確保各項措施有效落實。突出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考核要求,嚴格責任追究。 | 區政府督查室 | 區水務局 | 區級各部門、 各街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