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各位觀眾:大家好!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做客高陵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在線訪談”是加強政府與公眾互動交流、建立健全網上溝通機制的重要內容和有效手段。按照區委、區政府安排部署,“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將定期開展“在線訪談”欄目。
通過公開征集訪談主題、關注輿論熱點、收集匯總互動信件等渠道,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解答,為公眾提供權威性的政策解讀,引導公眾參與政府公共管理,保證合理化建議及時處理和反饋。
訪談內容將在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和高陵電視臺同時公開。
為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招生行為,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區教育局發布了《關于印發〈高陵區2024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今天我們特邀區教育局副局長宋小軍,給我們解讀一下群眾關心的招生入學有關政策。
主持人:宋局長你好,2024年我區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總體要求是什么?
嘉賓:2024年我區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嚴格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2024)的通知》和《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4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精神,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堅持公民同招,堅持陽光招生,切實規范義務教育招生行為,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促進教育公平,努力構建義務教育良好生態。
根據前期摸排,我區2024年小學一年級生源約4028人,學位供給4525個;初一生源約3256人,學位供給3600個,全區義務段學校總體上學位供給充足。按照全市統一安排部署,7月12日,全區設立了61個審核點,啟動招生入學信息審核工作。截至目前,全區義務段學校完成資審報名6867人,其中小學3430人,初中3437人,整體情況平穩有序。
主持人:宋局長,2024年我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對象是哪些?
嘉賓:小學招生對象:2018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高陵區戶籍適齡兒童、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外地戶籍符合政策規定準入類學生。
初中招生對象:具有高陵區戶籍的小學應屆畢業生、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外地戶籍符合政策規定準入類學生。
主持人:宋局長,今年是全區實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三年,也是突破年,全區教育工作都有哪些新的政策和措施?
嘉賓:2024年,區教育局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總基調,按照“一核兩翼四驅七行動”工作思路,以擦亮“優學高陵”教育品牌為核心,錨定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總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是充分釋放教育家辦學疊加效應,由第二實驗小學牽頭,與南郭小學、桑家小學開展結對幫扶,著力打造“高陵好課堂聯盟”,以城帶鄉、以強帶弱。二是發揮名校牽引帶動作用。優化調整學區劃分,將涇河工業園區、崇皇轄區規模以上企業職工子女納入招生范圍,擴大經發通遠初級中學招生規模,滿足區內群眾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為企業排憂解難。三是振興高中教育。高陵一中、高陵三中分別與西工大附中、西安市第一中學簽訂結對共建協議,成立合作聯建辦,借力聚智,切實提升普通高中優質生源吸附力,推進區域普通高中辦學水平高質提升。
主持人:宋局長,2024年我區中招工作錄取情況?
嘉賓:2024年,全區九年級中考3129人,上報普通高中招生計劃2200人(區一中1200人,區三中1000人),中招錄取占比70.31%,較2023年提升8.34個百分點,兩所普通高中凈增學位500個(區一中200個,區三中300個)。
主持人:宋局長,我區在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方面,具體是如何落實控輟保學工作?
嘉賓: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省市政策規定,凡年滿六周歲適齡兒童少年,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對于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在招生入學信息審核期間,向戶籍所在地學區學校提出書面申請,經街道辦事處批準,報區教育局備案。《通知》要求切實履行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法定職責,落實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權益。
主持人:宋局長,2024年我區公辦學校是怎么招生的?
嘉賓: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總體目標,實施單校劃片,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和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為每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學區范圍,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
按照學區劃分先安排轄區內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再根據學位供給等情況,按照“提前摸底、公布學位、公開規則、參考意愿、相對就近、統籌兜底”的原則安排轄區內其他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完善多孩子女同校就讀具體實施辦法,在學位供給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統籌協調安排入學,幫助解決家長接送不便問題。對于符合入學條件但學校學位不足的適齡兒童少年,學校登記造冊上報區招生入學協調接待中心,統籌安排入學。
嘉賓:宋局長,我區在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方面具體是怎么落實的?
嘉賓: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納入中小學生學籍管理。根據區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評估意見,對具備學習能力能夠到普通學校就讀的,優先安排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對殘疾程度較重,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區特殊教育學校要保障其入學;對殘疾程度嚴重,不能到校就讀的,區特殊教育學校落實送教上門或通過遠程教育的方式,切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嘉賓:宋局長,普通高中錄取定向生應具備哪些條件,錄取規則是什么?
嘉賓:普通高中定向生需具備“在生源初中學校建立正式學籍3年以上,且連續在該校初一、初二、初三就讀的應屆畢業生”的條件,方具備定向生源資格。
初中學校要充分尊重學生志愿,不得限制學生報考。在招生計劃分配比例中,優質普通高中不低于50%招生計劃定向分配到區域內各初中學校,并重點向農村初中、薄弱初中,“名校+”的“+校”、新優質成長學校的初中傾斜。
主持人:宋局長,我區在規范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方面有哪些紀律要求?
嘉賓:具體來講,要做到“七個嚴、三個不得”:嚴格落實教育部“十項嚴禁”紀律要求、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有關規定,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各種費用;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嚴禁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以轉學名義變相招生。民辦學校不得以公辦學校或公辦學校校區、分校的名義招生。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等名義招生。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不得招收中國籍學生。